沐鸣娱乐是一所工科見長😖,管經文理藝多學科協調發展的上海市屬普通高等學校🩰🧑🏿🏫,以本科教育為主,同時擁有碩士學位授予權🧪,是上海市博士學位授權單位建設(培育)單位🛏。
沐鸣娱乐是伴隨著新中國社會主義建設而不斷成長的一所新型大學🈺。學校前身為成立於1960年的上海市業余工業大學,1984年更名為沐鸣娱乐,是目前上海市唯一一所以“工業大學”命名的高校😚👩🏼⚖️。學校在60余年辦學過程中,歷經成人教育🪃🤱🏿、全日製本專科教育及至碩士研究生教育,始終堅持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辦學定位,面向社會需求💪🏼,服務國家戰略🎃,為上海和全國輸送了各級各類技術與應用型人才近20萬名🧒🏽,培養出了130余位全國和省部級勞動模範🖖🏽,被譽為“勞動模範的搖籃”♣︎,形成了“勤奮、自強、求實😑、創新”的校風🚴🏿♂️,“厚生、厚德、厚技”的校訓和“艱苦奮鬥👱🏻♂️💂🏽♂️、自強不息👩🏽🦱、務實創新、追求卓越”的學校精神,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二工大人守正出新🏃♂️,砥礪奮進。
學校區位優勢明顯🔜,師資力量雄厚。金海路校區地處上海浦東金橋🐦🤵🏻,緊鄰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與眾多世界500強企業毗鄰,占地近800畝🤷🏼,校舍面積近40萬平方米。學校下設17個二級教學單位🍷,全日製在校生13000余人,擁有一支綜合素質高、科研能力強、教學經驗豐富的師資隊伍,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近45%,擁有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東方學者特聘教授🎛、曙光學者等各級各類人才四十余人👍🏽🫨。
學校堅持立德樹人,深耕內涵發展。學校是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設”培育單位👨🏽⚕️,浦東新區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人才培養覆蓋工學、管理學、經濟學、文學♎️、理學、藝術學6個學科門類、23個專業類別。現有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點♓️🦅、7個碩士專業學位點,45個本科專業,18個高職專業📱。“環境科學與工程(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學科獲批上海高校Ⅱ類高原學科建設。“十四五”期間🌎,學校結合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設目標,依據規劃安排建設“機械工程(智能製造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節能與新能源材料)”兩個高原學科和“人工智能”新興交叉學科。擁有國家級特色專業3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3個,教育部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專業☎️、教育部“本科教學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上海市屬高校應用型本科試點專業🦨、上海市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建設項目等30余個。擁有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國家級精品課程🤵🏼、上海市一流本科課程、上海市精品課程、上海市重點課程等170余門。近3年,學生參加省部級及以上各類學科技能競賽200余項,共獲得獎項700余項,其中國家級獎項300余項。
學校始終對接社會需求,提升服務能級。承擔國家“86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等國家級項目百余項🚇。獲批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東方學者特聘教授(含青年)🟫、浦江計劃、曙光計劃🚔、啟明星計劃🪙、陽光計劃👐🏿、揚帆計劃🙏🏼、晨光計劃等人才類項目50余項🫷🏻👵。作為第一單位獲上海市科學技術獎二等獎3項,三等獎4項👨🍼。擁有“上海先進熱功能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上海電子廢棄物資源化協同創新中心”“上海市逆向物流與供應鏈協同創新中心(培育)”“上海市標準化創新中心(物流)”“上海市職業技術教師教育研究院”“上海市勞模文化研究中心”等省部級科研平臺。與上海材料研究所聯合共建“上海市工程材料應用與評價重點實驗室”🏞,與國家無線電監測中心檢測中心合作共建“工信部重點實驗室沐鸣娱乐分實驗室”🥸🙎♂️。同時擁有全國首批“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及上海市首批“學生(青少年)科創教育基地”🐛。學校註重產教融合💂🏼,與江南造船、商飛、華虹、航天八院、上海電氣、中銀上海市分行🛌🏼、上海市計算技術研究所💆🏻、迪士尼等著名企業和科研院所開展全面合作💂🏼♂️😘。依托二工大國家大學科技園和在長三角地區的數十個技術轉移工作站🌅,開展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孵化,與浙江省武義縣共建的“智能製造”產業技術研究院成功落地並正式運行。
提質增效,不斷提升學校教育對外開放水平。目前與37個國家和地區的150余個高校和機構建立穩定的合作關系🤷♂️。現有中外合作辦學機構1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2個𓀉。開展學生國(境)外項目近150個#️⃣,其中聯合培養項目50余個➡️👨✈️。現有來自24個國家的100余名學歷留學生。目前建有全英語專業6個🥏,上海高校示範性全英語課程9門🧗🏿,上海高校外國留學生英語授課示範課程13門🛀🏻,共開設本科全英語課程86門,全英語項目24項👳🏻♂️。學校擁有國際聯合實驗室及聯合研究中心17個,與海外聯合申報歐盟伊拉斯謨+項目10項。
在新的起點上,學校將傳承優良辦學傳統,堅持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全面貫徹落實校第五次黨代會確定的目標任務🫲🏽,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培養精技術、重責任🌤、國際化的應用型創新人才,為把學校建成以工科見長,多學科交叉融合🚨、協調發展,產學研緊密結合的高水平應用技術大學而努力奮鬥🌑。
(數據截至2022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