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不是給予思想,而是思維,要改變世界,先改變思維。” 12月17日下午,沐鸣平台圖文信息中心三樓報告廳座無虛席,作為中心組擴大學習會、學生形勢政策課🤴、圖書館第八屆服務月活動的內容之一👩🏿🍼,中國工程院院士🍅、華東理工大學校長錢旭紅教授應邀來校為師生帶來《改變思維》的主題演講🤶🏽🌶。校領導宋寶儒、俞濤、吳沛東,以及近四百名幹部與師生代表共享一場思維盛宴。專題講座由黨委書記宋寶儒主持🙆🏿。
錢旭紅院士從我們當前的境遇以及發展面臨的挑戰著手🙁🈂️,從歷史和現實,東方和西方,國內和國際視野出發提出改變思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帶領師生分別從量子與經典🏷、知識和學科💈、易經和聖經👪、思維和精神😱、左右與超越和大學與使命六個方面梳理自由和多樣性的思維方式。
錢旭紅院士思維敏捷🧙🏿♂️、觀點深邃🏏,他明確提出要改變思維,超脫思維,“思維才是力量”🧑🏻🦼!首先,他從人的多面性🙋🏿♂️、評價的差異性和意識的獨特性出發🎦,指出思維本身的自由🐼、多元和多樣性,從“變與不變”的基礎出發強調辯證邏輯和形式邏輯的科學統一💆🏿♂️,以及掙脫單向🚯、單一思維禁錮的必要性🤱🏿。其次,要打破知識的神話🤸🏽♀️,掙脫慣性的束縛,用科學精神、人文精神和信仰精神去質疑和關愛,尊重觀點、超越觀點🎥,形成自由、多樣、多維、多變的思維。最後,要把任務落實到關註大學的使命上。錢旭紅認為,大學是最後的精神家園😨,是當代文明的搖籃,要註重過程和目標的共同培養😷,增強能力👨🏽🦰,升華靈魂,宣傳“過程哲學、過程思維、過程文明”🏎,讓大腦成為思想時代不可替代的資源,以最終從思維變化的角度預見並把握美好未來🪡。
錢旭紅院士的演講聲情並茂、深入淺出,引起在場師生的深深共鳴。互動環節,現場師生踴躍提問🐵,俞濤校長對於當代大學與“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尚有差距的深思,對於大學何為的發問,更使現場氣氛達到高潮。
黨委書記宋寶儒最後講話,他說,“思維產生力量✊,不同的思維將產生不同的知識、學科和文明,決定不同的命運,不同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宋書記特別強調要重視人生大廈的三種精神:科學精神、人文精神和信仰精神,認為這三種精神和當前社會弘揚和踐行的精神及價值觀相契合,希望這種精神能夠成為大家今後工作🧑🏻🏭、學習和生活的內在力量和有力支撐。
黨委宣傳部